 |
长兴的“一门双烈” |
|
□章志敏
长兴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涌现了许多仁人志士和优秀共产党人。他们在严酷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险恶条件下,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共和国的诞生,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舍生取义,流血牺牲。313位长兴籍革命烈士在共和国这块神圣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其中有长兴早期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张玉帆,有大革命时期被敌人割下头颅挂在上海斜土路电杆上示众的钱一飞,有1927年春入党并参加过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4次被捕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沈秀英,有被日伪宪兵杀害的县委书记史之华,有抗击日寇、血洒疆场的众多先烈,有转战宿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为解放全中国血染国土的战斗英雄,有保家卫国,艰苦创业,为国为民献身的新时代楷模等等。
最近,笔者在查阅有关史料时,再次重读了由长兴县民政局提供的《浙江省长兴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复印件),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两名在解放战争初期牺牲在华东战场上的我县“特殊”革命先烈——殷阿春、殷和尚。也使笔者回想起1999年1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长兴解放50周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在全县范围内曾开展一次征集革命烈士遗物工作。其中就在洪桥镇了解到有这二位兄弟烈士,并看到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殷阿春、殷和尚俩烈士的牺牲纪念证。纪念馆于同年4月8日至6月2日在全县中小学校举办了《长兴革命英烈》图片巡回展活动。其中殷阿春、殷和尚俩烈士的生平事迹和烈士牺牲纪念证(照片)特意一并展出。
殷阿春(1916—1947.1)、殷和尚(1920—1946.12)兄弟俩系长兴县洪桥镇道古埭村水塘里自然村人。1945年8月,双双在自己的家乡洪桥参加了粟裕司令员率领的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1945年9月随新四军部队北撤,分别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第一师第一旅第一团三营七连和八连战士。弟弟殷和尚1946年12月在江苏宿北战役中牺牲后,哥哥殷阿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随部队冲锋陷阵,不怕牺牲,不幸也于1947年1月在山东莱芜战役中壮烈殉国。殷阿春牺牲时年仅30岁、殷和尚牺牲时只有26岁。但这两位烈士与其它烈士不同的是他们是亲兄弟,是一家人,像一家人中涌现出两位英雄、两名英烈,这不仅在长兴县目前是没有的,这在全国革命烈士英名中也是不多的。这不得不令我们后来人特别的崇敬和永远的缅怀。也让我们后来人永远记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
殷阿春、殷和尚等长兴英烈的英雄壮举惊天动地,感人肺腑,是我们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