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歌剧——《金银花》
□章志敏
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峰峦叠嶂、竹篁遍地的三州山脚下的不远处,有一座利用革命旧址为馆舍的纪念馆——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其就坐落在浙江省长兴县槐坎乡温塘自然村。纪念馆内陈列展览室,现展出有许多当年新四军苏浙军区军民曾经使用过的实物和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照片,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史料中,其中就有抗战歌剧《金银花》、话剧《视察专员》。
1943年是抗战相持阶段的后期,国际与我国国内抗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日寇遭到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沉重打击,“扫荡”、“蚕食”、“清乡”政策日趋破产,在这样的形势下,日寇为了稳定东南占领区,这年秋季,实施了大规模进犯和掠夺苏浙皖边的战役行动,于是苏浙皖边有十几个县城成为沦陷区。为了拯救受蹂躏的人民,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在王必成旅长、江渭清政委率领下,尾敌南进,挺进郎溪、广德、溧阳一带敌后。不久于11月又转移到长兴山区仰峰岕、温塘、白岘等地,并在仰峰岕一带建立郎广长抗日民主根据地,旅部机关驻地仰峰岕。随后党政组织中共苏皖区委、苏南行政公署机关也进驻仰峰岕,在当时党政军机关健全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开辟抗日根据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鼓舞和激励当地山区人民的抗战热情,十六旅政治部文工团及时编演了歌剧《金银花》。
该剧以一对未婚青年金银花(女)、杨大宝(男)诚挚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对旧社会“替人家做长工,一辈子受苦”的遭遇和日寇“烧我的房子杀我的人”的罪恶行经进行揭露和控诉,对新四军“官兵平等爱百姓,救苦救难救穷人”的行为大加赞扬,道出了“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心里话,从而决心参加新四军。
歌剧《金银花》首次演出在长兴仰峰岕沈家大院(后为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驻处)旁边,当时搭有土戏台且台下有戏场,看戏者有新四军部队官兵、地方党政干部、本村群众及外地知情赶来的观众,演出后颇受大家的欢迎,许多人跟着学唱,一些青年农民积极主动踊跃报名参加新四军,军民关系日益融洽,后来此剧也在其他地方演出,流传近一年多时间。在仰峰岕同时演出的还有《视察专员》等。十六旅政治部文工团还开展多种文艺形式,如小演唱、表演剧、秧歌、唱民谣民歌。曾流传苏浙皖边的歌曲、戏剧有《新四军打合溪》、《张家姑娘》、《慰问》、《浙西地方好》······
1944年11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致电新四军军部,指出:粟裕带一部分苏中主力南进·····建立苏浙军区,以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统一指挥苏南和浙江各根据地斗争。于是粟裕、刘先胜率一师主力由苏中分批南下,1945年1月6日到达长兴仰峰岕,与先到一年的十六旅部队会合。1月13日,中央军委电令成立苏浙军区,2月5日在温塘村召开了盛大的苏浙军区成立大会。十六旅开辟郎广长根据地,为苏浙军区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军区成立后文艺宣传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苏浙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也在仰峰岕演出过戏剧《前线》。这些文艺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宣传了我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起到抗日宣传鼓动与积极打击日伪军作用,大大丰富了军民文化生活,振作了新四军在艰苦条件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后来出现长兴槐坎葆青村,有八户农家,就有九人参军,其中一户有二人参军;平丰村董少轩动员青年参军,还把自己的儿子(即继子)邱小富送到部队参军(邱小富后在战场牺牲);还有礼贤岕有二位亲兄弟姓孟,弟弟叫孟轲,他们都想参军,弟弟对哥哥说:“你已成家了,家有妻子,年龄不小,还是让我去吧!最终弟弟参了军,等等这些动人的场面。以至后来1945年10月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奉命北撤时,长兴县有1400余名青壮年参加新四军,加入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十六旅抗战文艺和后来的苏浙军区文工团为苏浙军区解放苏浙皖边人口370多万,解放区面积达9万5千 平方公里的战绩与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如今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广场上,高高矗立的“军民鱼水情”雕塑的内涵不正是抗战歌曲起到其中作用的写照。
附件:《金银花》
金银花心里想,
大宝我的郎。
替人家做长工,
一辈子受苦呀。
倒不如去当抗日军,
年青力壮有前程。
将身儿至在,
小溪边洗衣裳,
流水去不再回。
我的郎呀快回来,
我有心头话,
要与表哥说从头。
叫一声银花妹,
做长工没有出路。
春耕耘,夏忙田,
秋割稻来冬收藏。
东家满谷仓,
两手空空回家来。
鬼子到我的家,
做生意也难做。
他要抢我的钱,
烧我的房子杀我的人。
只有一条路,
干干脆脆去当兵。
话儿说得好,
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新四军。
官兵平等爱百姓。
抗日有决心,
救苦救难救穷人。
你说话是当真?
我已下决心。
听你的话好开心,
明天一早就动身。
只有一件事,
大宝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
请说给我来听,
可恨那三麻子,
他要和你结成婚。
今天我问你,
到底答不答应?
叫一声表哥哥呀!
不必挂在心,
三麻子虽有钱。
奴家英雄不爱钱。
只要你参军,
奴家为你守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