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44年10月“苏南区行政公署于双十节 召开苏南各界代表座谈会”、“×千军民纪念二大节日 同声要求改组国民政府与统帅部”会议召开地点的考证
章志敏
近日,本人在对馆藏档案《火线报》、《苏南报》、《苏浙日报》(复印件)逐一进行仔细查阅,其中发现抗战时期中共苏皖区党委机关报《苏南报》第262期,1944年10月16日,1版、4版和第263期,1944年10月19日,1版、4版分别刊登“苏南区行政公署于双十节 召开苏南各界代表座谈会 集思广益交换抗战民主意见 一致主张改组国民政府与统帅部”、“×千军民纪念两大节日 同声要求改组国民政府与统帅部 同时追悼邓副主任及阵亡将士 各部队举行三天军政文大竞赛”的文章。觉得此文献史料实属珍贵,且报纸记录了当时苏南新四军十六旅及中共苏皖区党委、苏南行政公署在苏浙边某地召开苏南军民的团结、民主、抗战的纪念盛会,规模空前,意义重大。这次会议的规模也是仅次于后来在浙江长兴槐花磡(今槐坎乡)温塘村召开的苏浙军区成立大会。由于报刊原文中未写明具体的会议地点,再加上目前就会议地点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本人作为一名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工作人员,认为很有必要值得研究、商榷和考证。
一、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2002年编著出版的《中共湖州党史(1927—1949)第一卷》第十一章《湖州敌后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中的第一节“地方党政组织和抗日武装建设”中写道“1944年10月10日,苏南行政公署在长兴召开各界代表座谈会,围绕增进各阶层团结,推广民主运动和加强根据地建设等重大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形成了共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共产党员、无党派人士、进步士绅和国民党党员等各方面代表100余人”(第172页)。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湖州市委1992年12月编纂出版的《浙西抗日根据地》一书《长兴的抗日根据地建设》一文中写道:“1944年初,苏南行政公署在槐坎召开苏浙皖边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在根据地内普遍开展二五减租”。湖州市文化局1993年编辑出版的《湖州市革命文化史料汇编》中的第3部分《革命(进步)文化史料》“摄影”部分写道“建军七周年——1944年10月,新四军十六旅指战员为纪念新四军建军七周年在长兴槐坎温塘村隆重集会,并摄影留念(附历史照片),(第287页)”。长兴县公安局公安史(志)办公室1987年1月编辑的《长兴县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工作(初稿)》一书,其中《苏南区行政公署公安局在长兴的斗争片段(1943年12月至1945年7月)》一文中讲到“1944年10月,苏南地区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在宜、长、广边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七、八十人,其中几十名代表就住在长兴温塘村。张雍耿局长将在外执行任务的政治侦察员张岱等召集回去,专门布置会场外围的警戒工作,甚至在远离会场的各交通要道都设立了暗哨,确保了会议的顺利进行(第19页)”。长兴县委党史研究室1991年编著出版的《中共长兴党史简编(1921—1949)》中《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1937.7—1945.9)》中写道“10月13日,苏南军民纪念双十节,新四军成立七周年和追悼邓仲铭副主任暨抗战阵亡将士大会在溧南胥井召开,各分区主力部队和群众数千人到会参加,江渭清政委、王必成旅长作了报告。长兴县绅士赵得三作为四分区人民代表在大会上讲了话……(第173页)”。
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宜兴市史志办公室2007年联合编著出版的《太滆今昔》一书中的《太华镇》部分有“10月10日,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在胥井联合召开苏南各界抗日将士大会,公布抗战七周年牺牲的党政军营(区)以上干部英名录;同天,苏南行政公署在胥井召开各界代表座谈会,各县到会代表150多人欢聚一堂共商抗日大计,会后发出了通电”(第58—59页)。《太华镇志》编纂委员会2003年编著的《太华镇志》第18章《军事》部分有“民国33年(1944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在太华乡胥井村联合召开了苏南抗日将士大会。江渭清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公布抗战七周年牺牲的党政军营(区)以上干部英名录”。以上仅列举7例,可以看出:“苏南区行政公署于双十节 召开苏南各界代表座谈会”、“×千军民纪念二大节日 同声要求改组国民政府与统帅部”这次重要会议召开的地点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浙江长兴槐坎的温塘;二是江苏宜兴太华的胥井。《苏南报》文献中虽未写明具体的会议召开地点,但本人对有关史料核实、分析和根据老战士回忆记载及当地老人回忆,会议地点应该是在今天的浙江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旧址内及旧址前当年的新四军练兵场上,即位于槐坎温塘村的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旧址——王家大院和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大会会场所在地,虽然宜兴太华胥井村也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也是新四军十六旅包括后来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的活动点和后方基地,但确切会议地点还是在长兴温塘村。
二、会议地点在浙江长兴槐坎温塘村召开的理由
1、军事斗争的较量,郎(溪)广(德)长(兴)根据地的建立。自1943年11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由苏南地区挺进郎广长,年底,新四军十六旅旅部进驻长兴仰峰村。不久,中共苏皖区党委、苏南区行政公署党政机关也移驻长兴仰峰村、温塘村一带。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主力先后在苏南、郎广地区发动并取得杭村战斗、长兴战役、周城战役、青岘岭战斗及泗安战役等5次较大的战役战斗的胜利。另外,郎广地区各民主政府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也在不断打击日伪军,取得了一定的战绩,特别是1944年8月长兴战役取得胜利以后,郎广长地区的斗争环境已相对稳定,当时48团、46团、独立2团主要流动驻扎在长兴北山园、温塘、茶窠地、白岘一带。新四军的后勤机构兵工厂、鞋子厂、休养所也驻地在槐坎、白岘等地。此时,长兴县抗日民主政府也已成立,下属的大部分区、乡(镇)成立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在长兴温塘村完全有召开这次会议的可能性。
2、从后来苏浙军区成立大会会场场景分析。据1945年2月《苏南报》记载“担负抗战反攻的重大任务,苏浙军区成立—— 一、三纵队各兄弟兵团练兵场上聚会,检阅力量向人民宣誓坚决完成光荣任务”一文中写道:“苏浙军民期望已久的苏浙军区成立大会于二月五日下午一时在×地胜利举行。会场布置异常壮观。司令台两侧悬张各地区党政机关、部队及群众团体献给大会的灿烂锦旗随风拂动,……有远自数十□外兼程赶来参加的。……。灰色部队在练兵场上作‘凹’字形排列于司令台前,极目望去,黑压压无边无涯,但千万个面□如点点黄花现于青灰色大海中”。从以上可以看出当时苏浙军区成立大会的盛大场面,会场布置非常考究,是在一个较大的练兵场上进行,也讲到有些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从很远的苏南地方兼程赶来参加会议的。此文中也同样未写明会议召开的具体地点,但后来根据新四军老首长、老战士回忆和调查核实,此次重要会议是在浙江长兴槐坎温塘村召开的,关于苏浙军区成立大会的会议地点已毋庸置疑了,多年前已取得了一致认识。
据《苏南报》第262期,1944年10月16日,1版,4版和第263期,1944年10月19日,1版,4版分别刊文“苏南行政公署于双十节 召开苏南各界代表座谈会”、“×千军民纪念二大节日 同声要求改组国民政府与统帅部,同时追悼邓副主任及阵亡将士各部队举行三天军政文大竞赛”中这样写道“他们有的从远隔数百里的南京城郊,经过五个县境,穿过四五道封锁线,数十个敌伪据点赶到,有的从太湖北岸经历敌伪二次‘清乡’的苏锡地区,飘渡太湖,翻山越岭而来……”;“正中挂着锦旗,孙中山先生遗像和毛泽东朱德同志的肖像,旁侧并悬挂有行署邓故副主任遗像及其简历”,“座谈会的会场是在一家人家的大厅”。“布置异常美观,大门口扎着青翠的松针,里边悬张着大张彩绘栩栩如生……”;又如“到会苏南各分区主力地武群众×千人,各分区人民代表一百余人亦于座谈会期间休会一日参加大会。大会于上午八时许开幕,数日阴霾一扫而空,朗朗秋日,普照全场,练兵场上,万头攒动……。大会会场占地四十亩,四周围着半人高的竹篱笆,沿篱高悬各县各区各乡各团体学校部队追悼邓副主任暨抗战先烈之挽联诔词,约千余幅……。军号□起,苏南行政公署暨各分区党政领袖及远到来此的人民代表缓步由松柏大门进入会场……”。从上述中可以看出这次会议的会场布置也庄严精致;参会的代表有的也是从远隔数百里兼程赶来;会场正中挂着锦旗,孙中山先生遗像等;会场在一家人家大厅,会场大门口扎着青翠的松针,里边悬张着大张彩绘栩栩如生,这会场的布置和周边环境跟后来在温塘召开苏浙军区成立大会的地点极为相似。从史料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苏南人民各界代表座谈会和纪念双十节追悼邓副主任及阵亡将士及部队举行三天军政文大竞赛”会议是在同一地点召开的,是穿插连续进行的。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会议的规模都是很大的,室外是在一个很大的练兵场上,而1944年期间长兴温塘村当时的王家大院及毗邻的几处大户老宅,已是新四军16旅司令部、政治部机关、48团团部及指战员驻地和江渭清、吴仲超的居住地了。
3、老战士及当地老人回忆,会议地点在长兴温塘村。据1976年5月31日上午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陈列筹备小组成员屈俊威同志访问老战士田芜(原新四军16旅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回忆说:1944年初我到仰峰岕,任旅司令部指导员。司令部驻仰峰西边地主房,政治部在东边。44年夏秋部队举行军政文全面比赛,演岳飞的风波亭。44年秋冬又开展整风运动。这年冬天在牛头山打了一仗(原件笔记本现有屈俊威保存)。1991年《东南烽火》刊登新四军老战士肖洛(原新四军十六旅司令部机要员、建国后曾任浙江省嘉兴军分区副政委)撰写的文章并提供的3张历史照片中讲到:自己参加了纪念双十节活动及部队举行的三天军政文大竞赛,地点就在长兴温塘村的练兵场上。3张历史照片的文字说明为纪念双十节和新四军成立七周年,这3张历史照片现在我馆基本陈列中展出。长兴县委党史研究室1990年编辑的《长兴党史研究资料》和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1991年编辑的《东南烽火》(第一期)均刊登新四军老战士肖洛撰写的《忆日本反战弟兄新行内源诒》的文章,文中讲到“1944年10月10日,中共苏皖区党委和苏南行政公署在长兴温塘村(即现在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所在地),召开苏南各界人民代表座谈会,交换各方抗战民主意见,增进各阶层团结,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准备反攻力量。会议开幕当天晚上,行署举行音乐招待晚会,旅政治部文工队演奏《黄河大合唱》等名曲。被俘日本兵新行内演唱两首反战同盟歌曲”。另外,据长兴温塘村老人吴春云(现健在,83岁)说,记得当年新四军部队驻扎在槐坎、白岘一带时,曾经在温塘村的练兵场上召开一次大会很隆重,记得有位被俘日本兵(即新行内源诒)在演唱反战同盟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