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钟期光 |
|
钟期光 曾用名钟昱明。1909年1月2日出生于湖南平江肥田白湖口。1926年中学毕业后,到平江南乡爽源镇白马庙小学教书,同时兼办农民夜校,从事农民运动。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湖南工农义勇军平江第1支队,曾任中共平江下东乡特委秘书,参加组织平江农民扑城暴动。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任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长、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并曾兼任军事部长,参与领导农民暴动。主力红军长征后,曾任红16师政治部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参加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政治处主任。1938年4月任抗日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随部挺进苏南敌后,参与指挥韦岗战斗,圆满完成了战略侦察和发动群众的任务。后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苏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第l师兼苏中军区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先后参加指挥了车桥战斗、苏中反“清乡”和反“扫荡”战斗、黄桥战役以及浙西三次反顽战役,参与创建了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他长期主持政治部的领导工作和部队战时政治工作。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了高邮、苏中、宿北等战役,具体负责组织协同、开展对敌政治攻势、协助后勤补给和联络民工支前等工作。1947年起任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在鲁南、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参与领导前线政治工作,曾总结推广“立功运动”、“火线扩军”、“溶化俘虏”等基层战时政治工作经验。在1948年8月起草的《攻济打援的政治工作指示》中,明确提出“随俘、随补、随打”的扩军方针,受到中央军委的重视。1949年夏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主持党务和政治工作。1951年参与组建军事学院,任政治部主任,1955年3月任该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7年10月任政治委员。1960年12月调任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曾兼任战史研究部部长。长期致力于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建设,1977年任军事科学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
|
|
|